- +1
想走进王阳明的世界,你要读这8本书
黄梨洲在《明儒学案》中说道:“是以古之君子,宁凿五丁之间道,不假邯郸之野马,故其途亦不得不殊。”王阳明有着传奇经历和旷世事功,其心学传人中如王艮、何心隐、李贽等也多以狷介不羁而称世,因而王阳明离经叛道的形象也就深入人心了。他的身世、因庭中格竹而病倒、出入佛老、龙场悟道等传奇经历以及剿灭山贼和平定朱宸濠之乱的赫赫战功都增添了他个人及其学说的神秘色彩。而当真正走近那个时代,走进王阳明的世界,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那么地贴近现实、真实不虚,一切又都是那么道贯千古、气如长虹,有真精神涵泳其中。以下书目可从不同角度对王学有所了解。
一、传承与发展 ——《阳明学述要》 钱穆 九州出版社 2010年版
王阳明心学本是简易直捷的,但要从学理上进行一番认真的梳理,即便对于专门的研究者也绝非一件轻松的事情。钱穆先生的《阳明学述要》薄薄一册,区区七万字,脉络清晰,道出了阳明学的真精神,是窥豹王学的难得的口子。书中对于王学进行了纲要式的介绍,概括精准,但更重要的却在于对王学与宋学之间,尤其是王学与朱子之学之间内在继承和发展的学理上的梳理。
“大凡一家学术的地位和价值,全恃其在当时学术界上,能不能提出几许有力量的问题,或者与以解答。自然,在一时代学术创始的时候,那时学者的贡献,全在能提出问题;而一时代学术到结束的时候,那时学者的责任,全在把旧传的问题与以解答。”钱先生在正文的开始如此写道。如果说朱熹是宋明理学创始阶段的集大成者,那么无疑王阳明则是理学总结阶段的另一重镇,他对于宋儒们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震动士林,理学在他而盛极,从此式微。朱、王皆是气象极大的哲人,二者在儒家之道与天理以及致知工夫方面见解的异同尤为引人瞩目,听钱先生一一道来,颇能得其要。
二、原汁原味的思想——《王阳明全集》之《传习录》 吴光、钱明等编校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年版
《传习录》之于王阳明恰如《论语》之于孔子,凡欲深入了解王阳明者不可不读《传习录》。《传习录》由王阳明的弟子徐爱、薛侃、陆澄等人编纂,其中内容或为王阳明亲笔书信,或经王阳明审阅,或接近其本旨。《传习录》较为全面地涵盖了王阳明最主要的哲学思想,书中对“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事上磨炼”、“四句教”等重要观点都有细致而精彩的讲述和点评。读《传习录》不仅可以直接了解王阳明思想的原貌,还可以感受到阳明直截了当、毫不含糊的师者之风。如阳明讲“主一”: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阳明讲学大致如此。
浙江古籍出版社的《王阳明全集》收录了旧本《传习录》未收的三百多条王阳明论学语录,是目前所知内容最全的版本,对于全面了解阳明思想大有裨益。
三、颂其诗,读其书,知其人——《王阳明全集》之《年谱》 吴光、钱明等编校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年版
王阳明十一岁时语出惊人,言读书作圣人为第一等事;十七岁合巹之日入铁柱宫与道士谈养生而忘归;十八岁归余姚路经广信,拜谒娄谅感悟圣人必可学而至也,于是遍读考亭遗书;二十二岁进士落第而笑曰:“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二十七岁对考亭之学存疑而转投怀抱于养生;三十四岁遇湛甘泉始讲学收门人;三十七岁困居龙场,动心忍性而悟道……
无论是黄梨洲的“三变说”还是湛甘泉的“五溺说”,大抵都指出了王阳明早年耽溺于词章,出入于二氏,学习朱子格致之学而又不甚合意的探求过程。在《朱子晚年定论序》中,阳明如此自况:“守仁早岁业举,溺于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迩,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然于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其后谪官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再更寒暑。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
阳明一生的几次思想嬗变实在与其生活、求学、为官经历密不可分,只有读过《年谱》稔知其人后才能知晓其文字中的微言大义,对其思想有更为全面和真切的了解。
四、晚年思想的光辉——《王阳明全集》之《大学问》 吴光、钱明等编校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年出版
一位思想家晚年的思想往往是其一生的学术总结与升华,若要了解阳明晚年思想,则不可不读《大学问》。据《年谱》记载,嘉靖丁亥,王阳明时年五十六岁,征思田,过南昌,将出发,讲授《大学问》于明伦堂,由大弟子钱德洪记录。《大学问》代表了王阳明晚年的重要思想,体现了阳明与宋学精神内在的高度契合,也再次切实展现了他为学的诚意和工夫。在《大学问》中,王阳明对于万物一体之仁、明明德、亲民、格、致、诚、正等均有评述,总体说来却是借《大学》之绸丝,缝自家之衣衾。其中多处说理均明了直捷,如说至善:“……后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私智以揣摩测度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天下。……”
五、随处可读的“全集”——《阳明先生集要》 王守仁原著 (明)施邦曜辑评 中华书局2008年版
相对于《王阳明全集》的完备来说,施邦曜辑评的这本集要相对浓缩,但重要内容如《年谱》、《传习录》、《大学问》、《答顾东桥书》、《朱子晚年定论序》等尽收于内,且首次对王阳明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分类,凡三编十五卷,其中理学编四卷,经济编七卷,文章编四卷。中华书局2008年出的版本分上下两册,携带方便,恰如施邦曜在序中所说:“每读先生之书,不啻饥以当食,渴以当饮,出王与俱。然行役不常,苦其帙之繁而难携也,因纂其切要者,分为三帙……便储之行笈,时佩服不离。亦以见先生不朽之业有所独重云。”
此外,施邦曜的大量眉批包涵了其对阳明及后学的品评,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六、绕不开的象山与禅——《陆王学述》徐梵澄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阳明心学遥承陆象山之学,直接孟子,可谓其来有自。如果说阳明体悟得心学而后证诸四书五经,那么陆象山心学对于他则有着更为直接的启迪。因此,若要从思想脉络理出阳明思想的源头,那么陆象山便怎样也无法绕开。从某种层面说,欲深入了解王阳明,则不能不对陆象山有所了解。徐梵澄先生的《陆王学述》恰好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书中对陆象山的学术、朱陆论争以及陆王的同殊均做了一些梳理,多有精到的点评。如说象山:“自来批评象山者,谓其失在‘粗’。‘粗’是说未能入细。然‘粗’可存大体而不失于琐屑。‘细’则难于改变为广大,久远。”
徐先生学贯中西,精通哲学和宗教,因而在分析陆、王思想的时候也难免会不经意地羼入一些比较,尤其在谈到阳明与禅学的关系时,颇发了一篇宏论。阳明本来就有出入佛学的经历,并且客观上来讲渊源不浅,一则体现在《年谱》中关于他的一些轶事,一则体现在他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与禅宗“人人皆可成佛”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徐先生在书中对此进行了一番梳理,并将阳明由佛返儒后对待佛学的态度分析得十分透彻,要而言之即是“我所悔的”。
七、圣人身后,桃李芬芳——《明儒学案》 黄宗羲著 / 沈芝盈点校 中华书局 2008年版
黄宗羲,儒林多称其梨洲先生,是明清之际的大学者、大思想家,《明儒学案》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明儒学案》中,梨洲先生对有明一代的儒林巨擘如吴与弼、陈白沙、王阳明等依流派而分,专门立学案来叙述,以材料举证和评点结合的方式精准地表现了每一个学者的思想要点,还对各流派进行了细致地梳理和分述。全书共列十七个学案,涵盖了明代二百多个学者,但总体却是围绕阳明心学的发展演变来展开。
其中卷十“姚江学案”中对王阳明的叙述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后世论阳明多引用其说,如其对阳明的“三变”说(包括前后两个“三变”)便已深入人心。此书对王学之前各家的吸收,其他书里或也有涉及,然而此书更大的价值,却在于对整个王学支流的细致梳理和介绍,书中自卷十一至卷三十六,详细介绍了浙中王门、江右王门、南中王门、北方王门、粤闽王门、泰州学派等。本书可用以借鉴了解阳明后学对其的继承与发展,也可体察出后学们逐渐偏离阳明主旨走向狂禅而流弊滋生终于导致王学式微的痕迹。
八、重振士风的意义——《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 左东岭 商务印书馆 2014年版
后世关于王阳明的评价出现两极,《明史》赞其“始以直节著。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王士祯赞其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然而顾炎武却将明朝覆灭归咎于王学的空谈误国,“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之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卷七)清张烈则认为:“阳明一出而尽坏天下之学术,坏天下之人心。”(《读史质疑》卷四)。但略加分析便可发现,褒者多专注于阳明自身所具的事功和气象,贬者则多看到其学对后世的影响中不好的一面。
左东岭在《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一书中却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即从有明一朝士人心态变化的角度来看阳明的意义。书中以方孝孺、于谦、“三杨”、陈献章等为代表,展现了阳明之前明朝士人与朝廷之间道与势的纠葛与博弈,比及武宗即位,一意孤行,与文官集团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对抗,并最终给予文官们极大的打击,士风由此萎靡不振。因而王阳明的出现便显得意义非凡,他提出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以及“致良知”等莫不给士人以启发,士风因之别开生面。
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明朝前期的士人将自己的存在意义始终紧紧地与朝廷联系在一起,士人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被毫不犹豫地固定在出仕为官之一途……而王阳明的人生实践与心学理论却向士人指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不在外部世界,他既不是朝廷的褒奖或贬斥,也不是先圣的经书与格言,更不是世俗的诋毁与赞誉,这个标准就在你自己的心中……这不仅大大拓展了士人的现实生活空间,同时也使其精神世界更为丰富,从而使他们的自我生命得到了安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阳明心学的出现重塑了明代士人的心态。”
以上书目之外,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以及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关于王学均有精到的论述,理当读之;陈来的《有无之境》和杨国荣的《心学之思》以西学为基础,从“比较哲学”和“存在”等维度分析王学,别有洞见,也可一观。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