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数字背后,暗藏着宫颈癌年轻化的秘密
宫颈癌被视为女性最大的“杀手”之一,它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全球女性中的第四大恶性肿瘤,但它也是唯一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恶性肿瘤。目前,宫颈癌正呈现出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威胁着更多年轻群体的生命健康。
1.数字背后的隐忧——宫颈癌相关概述
(1)冷漠的“女性杀手”
根据国家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增宫颈癌病例11万例,新增死亡病例6万例;全球新增癌症病例60万,死亡病例高达34万,“相当于平均每分钟就检查出一个患者,每两分钟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宫颈癌。”
图1.2020年世界宫颈癌发病及死亡人数统计图
中国是宫颈癌病发的“灾区”,2020年中国的新发和死亡病例在全球病例的占比均超过了15%。宫颈癌在无形之中已经成为“女性杀手”之一,摧残着数以万计女性的健康,影响到中国千万个家庭的幸福生活。这些令人痛心的数字看似距我们遥不可及,但实际却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2. 2020年中国新发患病及死亡人数与全球人数对比图
(2)杀手开始对年轻群体“下战书”
随着宫颈癌病发率的逐年攀升,我国宫颈癌正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年轻化,指的就是宫颈癌发病集中年龄段的提前,以及年轻人发病率的上升。宫颈癌“杀手”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瞄向更多的年轻群体。据《辽沈晚报》报道,从1975年到2009年间,35岁以下的宫颈癌女性患者在所有患者中的占比从2.8%激增至15.7%,数据一路攀升。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宫颈癌多发于45-50岁的女性人群,现在却常常有30多岁甚至20多岁的女性患上宫颈癌,发病低龄化的趋势愈加显著。
HPV病毒是“杀手”的固定“作案工具”,HPV 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通过性传播的病原体。临床上根据 HPV 的致癌性,将其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两种。只有30多种HPV亚型与宫颈感染和病变有关,并不是感染了HPV的都会发展为宫颈癌,但宫颈癌病例中90%以上是感染了HPV。高危型 HPV 的持续感染,导致了全世界 95%的宫颈癌的发生。
图3. HPV病毒分类图
虽然HPV病毒的杀伤力非常强,但它却是唯一可以通过疫苗来预防的病毒,HPV疫苗就是一支预防宫颈癌的“强心剂”。通过多年的临床试验研究,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出了HPV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这些HPV疫苗可以预防70%以上的宫颈癌的发生。
图4.HPV疫苗分类图
2.数字背后的原因——为何年轻化
宫颈癌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背后也映射出年轻群体对该疾病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意识的缺失。因此,我们尝试将西安高校作为年轻群体的一个缩影,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其对HPV病毒及疫苗的认知、接种情况。本次调查共计覆盖315人,其中包含303名学生和12位老师。
(1)爱的初体验”-近在咫尺的危险
专家指出,性行为是HPV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年轻群体的思想随之开放,对待性行为的态度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区间在16-26岁的人群(308人)中,有30%以上的人均发生过性行为,且在16-22岁区间内的人数最多。而位于该年龄区间的多为大学本科生,由此可见,年轻群体的性行为出现了低龄的趋势。
图5.16-22岁的年轻人性行为占比统计图(自采数据)
从HPV感染的主要途径来看,性行为的提早让HPV病毒在更年轻的群体中“有机可乘”。在性健康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还未成熟时过早发生性行为大概率会增加感染HPV病毒,患宫颈癌的机率,进而导致宫颈癌在年轻群体中的蔓延更加猖狂。
(2)“朋克养生”-为病毒创造机会
当代年轻人的很多不良生活习惯让自己的免疫系统越来越弱,譬如长夜累月的熬夜、吸烟、不好好吃饭导致的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压力过大,以上种种因素都诱发免疫力的下降。他们倾向用炸鸡配红茶、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熬夜敷面膜、蹦迪穿护膝等常规操作进行“朋克养生”。易观数据此前发布的《90后健康养生大揭秘》显示,35%的90后自述正在经受免疫力下降的困扰。对于免疫系统薄弱的女性来说,宫颈癌的发展期会大幅缩减,可能只有5~10年。
图6.不良生活习惯词云图(数据来源:互联网)
(3)知己不知彼-对HPV疫苗认识不足
在谈到宫颈癌时,人们会下意识地感觉到恐惧,正如“谈癌色变”四个字的描述。恐惧的背后反映的是大家对癌症本身及科学预防手段的未知。通过调查得出,高校师生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数认知停留在“基本了解”和“一般了解”程度,“非常了解”的人数占比仅有6.69%,并且还有部分群体存在认知盲区,将“HPV”与“HIV”概念相混淆。年轻群体对宫颈癌疫苗的认知度低下,也是宫颈癌发病逐渐年轻化的原因之一,这也进一步也反映出高校在对疫苗信息的宣传教育的力度仍不足。
图7.HPV疫苗认知情况统计图(自采数据)
(4)“强心剂”接种率低-保护屏障缺失
癌症的预防需要思想行为两手抓,二者缺一不可,接种疫苗才是最有效的“强心剂”。但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的315人中只有34人成功接种了疫苗,接种率却仅有13.02%,不足20%。年轻群体在面对癌症的威胁时迟迟未在最佳年龄采取健康保护行为,就无法最有效地建立保护屏障,从而导致宫颈癌在该群体中的发病率逐年攀升。
图8.HPV疫苗接种情况统计图(自采数据)
3.数字背后的矛盾——为何知己不知彼
(1)经济水平的制约
经济水平会制约人们对HPV疫苗信息的认知程度。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相较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城市户籍的调查对象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略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人们的认知程度呈正相关;由于文化、地理位置等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信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传播力较弱,因而该地区群体对HPV疫苗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由此可见,HPV疫苗信息的传播在不同层级地域间的传播中出现了失衡现象。这也就得以解释宫颈癌在农村的发病率远高于城市发病率的现象。
图9.户籍、经济与HPV疫苗认知水平关系图(数据来源:自采数据)
经济发展水平同样会制约医疗资源的分配。西部地区是宫颈癌发病、死亡的“重灾区”,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与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出现严重失衡现象,疫苗总量相较于发达地区而言十分欠缺,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疫苗接种率低的问题。
(2)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此外,受教育程度也是HPV疫苗认知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查显示,研究生学历的群体对HPV疫苗的认知水平普遍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且在被调查的硕士生中并没有人不知道HPV相关信息,而本科生中大多数人对HPV相关信息为基本了解的状态,专科生大多数为一般了解的状态。
图10.受教育程度与HPV疫苗认知关系图(数据来源:自采数据)
(3)性别差异的刻板形象
虽然HPV主要感染群体为女性群体,但实际上作为一项“全性别”的疾病,男性在相关认知方面仍呈现出认知水平较为低下的状况。调查得出,女性的对HPV病毒及科学预防的认知程度显著高于男性。深思原因,一方面是在HPV相关信息在传播中普遍重点强调女性健康,对于男性相关信息呈现较少;另一方面,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等约束,男性对女性相关疾病的关注较少;但HPV病毒并非只有女性才会感染,这种性别的认知误区也是人们对HPV相关信息普遍存在的刻板成见的原因,男性也应该对HPV病毒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图11.性别与HPV疫苗认知关系图(数据来源:自采数据)
(4)疫苗安全性的担忧
通过对影响受众接种疫苗的主观因素调查得出,疫苗保护的有效性、疫苗的副作用以及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成为了西安高校师生接种疫苗的犹豫因素。
图12.影响受众疫苗接种的主观因素统计图(数据来源:自采数据)
其次,高昂的价格也成为大家望而却步的原因。适龄接种对象的最佳接种疫苗类型为九价疫苗,而在西安地区它的价格为1338元/支,每个人需要接种3针,合计需要花费超过4000元,这对于大多数正在读书的大学生而言确实难以负担,更多人表示需要家庭支持。
(5)“一针难求”的困难
通过对影响受众接种疫苗的客观因素调查得出,疫苗预约不上成为了大家接种疫苗的一大难题,接种点少、预约渠道少的问题并列其后,这也进一步从侧面反映出了疫苗接种体系中的现存问题。
图13.影响受众疫苗接种的客观因素统计图(数据来源:自采数据)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发展的源动力,以上问题是我国HPV疫苗发展普及之路上必然会遇到的。从不断更新的政策红利来看,以上问题都会得到解决,1月5日,鄂尔多斯开始对本市户籍13-18周岁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4月29日,国家卫健委提出将启动健康城市创新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宫颈癌疫苗的应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HPV疫苗的接种体系将会不断优化,疫苗实现全民普及指日可待。
4.数字背后的矛盾——为何“一针难求”
(1)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显著
首先,从历史层面来说,中国疫苗“一针难求”、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与中国疫苗发展的进程缓慢关系密切。在海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连引入HPV疫苗的时候,我国2016年才引进了首批HPV疫苗,也就是说从2006年疫苗问世到2016年间,我国疫苗发展经历了“10年”的历史空窗期,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HPV疫苗在市场中供不应求的问题。但随着首支国产疫苗的问世,国家政策红利对疫苗研发的大力支持,我国HPV疫苗发展将步入快车道。
图14.HPV疫苗发展历程图(数据来源:互联网)
其次,从HPV疫苗自身发展历程来看,“一针难求”与HPV疫苗研究起步晚密切相关。直到21世纪初,首个HPV疫苗才开始问世,发展至今也仅有15年历史。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国内HPV疫苗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期待在更多的国产疫苗问世后该问题能够得到缓解。
(2)批签发量少,供需矛盾尖锐
疫苗批签发为疫苗进入我国市场的唯一途径,因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导致疫苗“一针难求”的根本原因还是疫苗的批签发数量过少,进而导致疫苗接种率低下。从中国疫苗批签发数量图来看,虽然签发总量逐年上升,但供需矛盾依旧突出,因为每年进口疫苗总量十分有限;对比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二价疫苗批签发量,2020年上半年进口批签发数量骤减,因为在2019年末,首支国产二价成功疫苗问世,我国减少了对进口疫苗的依赖;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签发量少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国产疫苗助力。
图15.中国疫苗批签发数量统计图
(3)国产疫苗进程加快,“一针难求”有望缓解
为尽快解决HPV疫苗“一针难求”的问题,我国正在加速国产疫苗研发进程,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已有13种不同类型的疫苗处于研制阶段,预计在3—5年后将现国产疫苗上市潮。届时,HPV疫苗市场将重新洗牌,海外医疗厂商寡头垄断的格局将随着国产疫苗的大量问世而结束,HPV疫苗市场的供给量也会随之上升,国内疫苗“一针难求”的现状将得到缓解。
图16.在研疫苗类型统计图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同时将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进行了对比。调查得出,受众对国产疫苗的接受程度和评价普遍要高于进口疫苗;70%的人认为国产疫苗在具有同等保护效力的情况下还兼顾价格更优惠的优势;并且有80%的人表示待未来更多的国产疫苗上市之后会选择接种国产疫苗,由此可见,受众对国产疫苗的认可和期望值远比想象中的高,大家都在期待更多国产疫苗的亮相。
5.我们该何去何从
(1)政府政策的不断优化推进
一方面,政府对疫苗价格进行统一定价并管理,加强对疫苗市场的监管监督。与此同时,促进国产疫苗的推广接种,加快实现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通过医保减轻疫苗支出负担,为群众打消价格顾虑。另一方面,政府加强与医疗机构合作,让宫颈癌预防与治疗的宣传工作进入多种地点。
(2)高校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高校应加强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通过举办宫颈癌及疫苗知识展览与竞赛活动、定期开展宫颈癌与疫苗相关知识讲座等活动,促进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做到提早了解、提早认知、提早预防。
(3)媒体议程引导社会关注
为避免对HPV疫苗的标签化,媒体也要发挥议程设置的作用,强调“全性别疾病”概念。首先,进行正面议程设置,增加积极正面的消息内容。其次,媒体应减少同质化的内容,增加具体接种过程等信息,建立关于疫苗的多元化认知标签,避免议题的断层,补充有效内容。
(4)医疗资源优化与互联网平台创新
一是应加强网络预约平台的建设,保持官方预约透明;二是强调官方预约平台的地位,加强受众预约官方预约的意识;三是加强疫苗管理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查看预约排队人数,并且提前追溯到疫苗相关的产品编码、进口追溯码等。
(5)个人加强自身健康管理
作为青年群体,预防与消除宫颈癌首先从自身入手。首先做到戒烟限酒、注意性卫生和经期卫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另外,及时接种疫苗,为健康生活拉起安全的“围栏”;定期检查,做到宫颈癌定期筛查,为自身健康服下“定心丸”。
结语
宫颈癌悄无声息地伏在每个人身边,患病年龄的逐渐年轻化时刻在敲响自我健康保护的警钟,癌症的预防每一步都需要我们共同携手努力,朝着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彻底消除宫颈癌疾病对人类侵害的目标迈进。
附
基于该话题,特别奉上宫颈癌知识小科普H5,期待大家观看
请扫码观看宫颈癌知识科普H5
作者:张家敏 陈相婷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