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卫国戍边英雄的家风故事值得我们品读

2021-02-25 11: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我的爱被雪山擦拭过

我的爱被冰河亲吻过

我的爱被雄鹰带上了蓝天

还守望高高的哨所……”

作为英雄的家乡人,卫国戍边的英雄籍贯所在地的福建和甘肃等地音乐人联袂创作了歌曲《清澈的爱》,致敬中国边防军人。

连日来,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的祁发宝、追授“卫国戍边英雄”的陈红军,追记一等功的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的英雄事迹在祖国大江南北传颂,全国人民在瞻仰和缅怀英雄的同时,英雄们的成长故事和家风家教也逐渐被人们熟知。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

自古以来,家国情怀就烙在中华民族儿女心中,更深深地烙在五位卫国戍边英雄心中。

“红军就是那种重情重义的好孩子”——陈红军老师

“以前是学生敬老师,现在我作为他的老师,要向我们最优秀的学生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为我们学校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学生而感到自豪!”2月22日,甘肃省兰州市烈士陵园,松柏肃立、远山静默。在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的墓前,前来参加悼念活动的西北师范大学的师生向烈士庄严地敬献了花篮并致以哀悼。教师代表李建升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时,声音哽咽。

李建升是陈红军大学时期的代课老师,他告诉记者,在记忆里,陈红军是那种为人很低调,做事不张扬的学生。他为人仗义、心地善良、学习刻苦,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

“正是因为他身上那种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在大学期间打下的基础,使得他在部队经过几年历练以后,很快成长为一名有血性、有担当的优秀军人。”李建升说。

陈红军烈士学生时代。西北师范大学提供

“低调、感恩、仗义。”这是几天来记者在采访师生们、亲友们时大家对陈红军烈士的共同印象。

2月20日,陈红军烈士的大学班主任刘海健在视频采访中饱含深情地向记者回忆起自己的学生。大学毕业特召入伍后,陈红军总是会隔一段时间给我们打个电话,报平安、问候老师。后来他成为全团最年轻的营长,每次返乡探亲或者是送退伍战士回家路过兰州的时候,都会顺道来看看老师,请同学们聚聚、吃个饭。每次提到部队的时候,他总会说他的战友如何对他好,他也怎么像老首长那样关爱他的士兵。提到部队,他总是显得很豪迈、很乐观。

“陈红军曾经说过,你们是我一天的老师,我一辈子都记你们的恩情,红军就是那种重情、重义的好孩子!”“直到昨天,我们才知道永远失去了这个好孩子,我们一定会记得他、怀念他!”回忆至此,视频中的刘海健已泣不成声。

位于甘肃陇南市两当县东北部的张家乡张家村是个坐落在西秦岭南麓连绵起伏的山村,这里就是陈红军的家乡。村里的老人常说“七岁看到老”,陈红军就是这样一个自小是父母眼中的乖儿子,老师嘴里的好学生,同学身边的好榜样。

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人蹒跚来到陈红军家很久没人居住的老宅院里,他叫任建荣,是陈红军的姑父。在他的记忆里,陈红军从小就懂事听话,吃苦耐劳,孝敬老人。“他每次回乡探亲都来看我,还再三叮嘱我照顾好身体。去年7月得知他为了捍卫祖国领土而壮烈牺牲的消息,当时我心里非常难受。”

陈红军的发小王煦辉回忆,2008年汶川地震时,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陈红军义无反顾地奔赴汶川,成为一名心理疏导志愿者,他的工作就是为在地震中受伤、失去亲人的人们进行心理疏导,在汶川的那段时间里他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2009年6月,二十岁出头的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本已通过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一听到征兵的消息,他临时“变卦”要去参军。

“当他毅然决然冲进外军的‘石头雨’‘棍棒阵’,把自己最美的年华定格在守卫祖国边防的那一刻时,相信这是他无悔的选择!”一位受访者这样说。

从两当县这块孕育了革命红色基因的热土上走出去的陈红军,用青春和热血在祖国的边陲筑起巍峨的界碑。

“他张开双臂拦住外军,这绝不是偶然” ——祁发宝发小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

“当我看到视频中的他张开双臂,毫无畏惧地拦向蜂拥而来的外军,我很震撼。我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他能那么做,绝不是偶然的!”2月21日,在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故乡——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这个位于河西走廊、巍峨祁连雪山下的小镇,英雄团长祁发宝的发小、天祝二中任生鹏老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任生鹏这样讲述他心目中的英雄团长:“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他从小就是我们中间的孩子王。他是个很热心的人,爱学习、爱劳动。上高中时,他一直是我们的班长,组织能力很强。每次学校搞课外活动,他总能带大家做得很好。他独立能力很强,他的衣服从来都是自己洗的。”

学生时期的祁发宝(站立者)和他的老师。天祝藏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提供

“在中学的时候,他就能把家里的农活独立完成好,这不是每个村里的孩子能做到的。”任生鹏认为,祁发宝之所以很优秀,得益于他家的家教。“他父亲很严厉,对他要求特别高。”

还有一个让任生鹏印象深刻的是,祁发宝小时候就爱穿军装,都是他当兵的哥哥穿剩下的军装,因为哥哥的军装大,他母亲就会改小一点给他穿,很简朴,也显得很精干。

“他那时学习成绩比我好,考大学没问题,但他有一个当兵的梦想,所以高中毕业没上大学,他就当兵去了。”任生鹏透露。

孙有喜是祁发宝初中的班主任,在孙有喜眼里,这个娃娃从小就特别优秀,无论学习成绩还是其他表现都特别好,尤其热爱集体、关心同学。他做人、做事很认真,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上学路途比较远,有四五公里远,冬天天还黑的时候他们就打着手电筒上学了,中午不能回家。他经常会利用中午的时间给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辅导功课。

他是我班上的班长,他喜欢帮助同学,遇到弱小的同学被欺负,他爱打抱不平,但他不是用打架的方式解决问题,总是用讲道理的方式化解学生中间的矛盾。

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家兄弟三个,他是老三,他大哥当了兵后,他也有了当兵入伍的念头。毕业考到了天祝三中的高中部,按他的学习成绩考个大学没问题。”孙有喜历数了祁发宝上学时的经历。

孙有喜告诉记者,在电视里看到祁发宝的事迹后,他这个当老师的特别感动。

“我觉得他能有这样的表现,来自他一直以来的努力与奋斗,以前就看过电视中对他的报道。作为家乡人,之前我就对现在的学生播放过他的视频。用家乡的事、身边的人感召同学们,我觉得更有意义。作为老师我也感到特别骄傲、自豪。”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月21日上午,祁发宝故乡的武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赵立新,武威军分区副司令员吴冲等带领慰问团,代表武威市委、市政府及180万武威人民专程赴新疆乌鲁木齐对祁发宝及家属进行慰问。

祁发宝对武威市委、市政府及家乡人民的关心表示感谢,并祝愿家乡越来越好。

“儿子确实做到了他应该做的” ——王焯冉母亲

在河南省漯河市烈士陵园内,烈士王焯冉的墓碑旁边,放满了鲜花,墓碑上一颗红色五角星格外醒目。连日来,当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寄托哀思,表达着对戍边英烈的缅怀之情。

烈士王焯冉的老家在河南漯河市黑龙潭镇土城王村,王焯冉牺牲后,父母常常拿出相册翻看他从小到大的照片。

“2019年春节,王焯冉回家探亲。”王焯冉的父亲王恒召回忆,那时自己正在住院,儿子的探亲假期都用来照顾他了。“因为我患病住院治疗,没有时间好好拍一张全家福照片,这成了我们全家人共同的遗憾,没想到焯冉那一次探亲却成了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作为父母有这样的儿子,我们感到骄傲。”

“我总是对儿子说,在部队要好好干,遇到工作要往前冲!儿子说,妈妈您放心吧,儿子不会给您丢脸!”母亲杨素香说:“儿子确实做到了他应该做的。”

王焯冉在中专读书期间,曾和母亲透露过“想去当兵”,杨素香以为儿子只是说说,就故意吓唬他:“当兵可是要吃苦的啊!”王焯冉却嘿嘿一笑。最终王焯冉瞒着家人在学校报了名。儿子搂着母亲说:“我最爱你,最舍不得你,一直不敢告诉你。我去当兵,锻炼好身体保护你。我觉得要是不当兵,我会后悔一辈子。”

杨素香说,孩子自从去部队,每周都会打一次电话。2020年1月份,王焯冉打电话时兴奋地给家人报喜,说他写了入党申请书,准备入党。“这孩子从小就崇拜军人,长大后就向往入党。现在已经追加上了党员,我很欣慰,终于了却了孩子的心愿。”

“最后一次接孩子的电话,是2020年5月23日晚上7点左右,我记得很清楚。”杨素香说,“那次通话时间不长,估计也就2分多钟。临挂电话时,他说最近训练可能紧张些,或许给家里打电话没有以前频繁了,我也没多想。事后才知道,最后一次打电话时,他们已经在去往前线的路上了。”

“这孩子从小就懂事、乖巧,七八岁就会给家人做饭。印象中,从来没和父母顶过嘴,给他说个啥事儿,他都会记得很清楚。”王恒召说。

王焯冉从小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感情非常深厚。奶奶经常念叨孙子,常常坐在门前盼望孙子回来。大家都不敢告诉奶奶焯冉牺牲的消息,王恒召和家人现在只能告诉奶奶,王焯冉在前线为国家效力,还立了功,让老人不要担心。“最挂念他的就是奶奶”,平日里一向坚强的王恒召在采访时不断落泪。

收到儿子王焯冉被追记一等功的通报后,王恒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儿子,你为国捐躯,永远是爸爸的骄傲!”

至今,王焯冉父母感觉儿子并没有牺牲,仍在守卫边防。

“儿子是个非常懂事、有担当的孩子” ——肖思远父亲

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二,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石婆固镇东龙王庙村西头,一户人家门前“军属光荣”“光荣之家”铭牌十分显眼。这就是烈士肖思远的家。

烈士肖思远2016年入伍,新兵训练期间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2019年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6月因戍边英勇牺牲。

祖国河山,寸土不让。英雄虽逝,精神永驻。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肖思远烈士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古诗,他把自己的心头热血,化作深秋浓霜染遍喀喇高原的冰峰雪谷,用自己的一腔热忱和血肉之躯保卫祖国领土,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的国土界碑。

父亲肖胜松和记者谈到儿子牺牲时,悲伤地落下泪珠,“儿子是为国家牺牲的,我为儿子感到骄傲!我的儿子是好样的!”

在烈士肖思远家里,东边的房屋是两个房间相连的套房,也是为肖思远准备的婚房。如今这里设成了肖思远的灵堂。里面整整齐齐摆着衣服、鞋子等衣物。肖思远的父亲说,他的所有东西以及这个房间将会永远保留着。

“儿子是个非常懂事、有担当的孩子,独立性很强。从他去郑州上大学,再到部队参军,都是自己一个人掂着行李就走了,从来不让家里人操心。”肖胜松回忆说,为了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儿子在上学期间总是利用寒暑假打工,他一个月挣1600元,给家里1000元,自己只留下600元生活费。

肖思远是个特别孝顺的孩子,他的伯父生病住院,他就在医院陪了20多天,直到伯父去世;放假回家时还总是帮家里人洗刷锅碗瓢盆。

肖思远在外很牵挂父母,经常跟父母通电话或视频联系。肖胜松说:“他跟我视频时,总让我通过镜头照照,看我吃的啥,其实就是为了监督我不让我喝酒。”肖胜松平时不抽烟,就是爱喝点小酒,但肖思远经常劝他少喝两口。说到此,肖胜松的眼泪再次滑落:“现在没人管我喝不喝酒了,思远的喜酒也喝不上了。”

去年春节,肖思远回家探亲曾承诺下次回家带上女朋友,没想到竟成永别。去年回来时,肖思远还说,今年春节回来探亲要和家人拍一张全家福照片,没想到这成了一个无法实现的遗憾。

母亲刘利霞总爱翻看儿子的照片。见到记者时她一一介绍:“这一张是思远第一次回来探亲在院里跟我说,要给我敬个标准的军礼;这一张是他去年探亲后在机场送他的照片;这张是他跟那个女孩的合照……”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这是肖思远写在战地日记里的一句话。铮铮誓言掷地有声,从文弱书生到钢铁军人,肖思远用鲜血和生命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不朽的答卷。

英雄从未走远,精神薪火相传。

肖思远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感染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怀着对英雄的崇高敬意,来到肖思远家中看望慰问,并为英雄的家属捐款十万元,表达敬意。在肖思远家中,裴春亮鼓励英雄的家属早日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勇敢、坚强就是我弟弟的性格” ——陈祥榕姐姐

“屏南人民公园里矗立着一块革命烈士纪念碑,墙上刻着英雄的名字。 在这些名字中,有一个人出生于2001年。我不解,难道这些已故的英雄不是抗战时期的烈士吗,怎么会有如此年轻的英灵?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位21世纪英勇的战士。陈祥榕战士,我们向你致敬!”网友小魏在了解到陈祥榕事迹的文章后留言。

2月22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来到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革命烈士陵园时,自发前来瞻仰陈祥榕烈士的人络绎不绝,烈士纪念碑旁摆满了悼念的鲜花。

“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有人发现一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这名战士,正是陈祥榕。”媒体披露2020年6月份中印边境对峙事件详细过程后,“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陈祥榕入伍时写下的战斗口号瞬间感动全国人民。

陈祥榕姐姐(右一)在翻看弟弟陈祥榕的照片,她身后是陈祥榕母亲。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吴军华/摄

比陈祥榕大6岁的姐姐陈巧钗透露,弟弟从小就有“军人梦”。她在和家人的影集里翻出了一张弟弟穿着军装与她的合影,照片上一脸稚气的陈祥榕实现梦想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陈巧钗说起弟弟时满眼心疼:“勇敢、坚强就是我弟弟的性格”。据她回忆,弟弟入伍前夕为了能过体能测试,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沿着公路跑步,靠着自己的努力最终顺利入伍。得知陈祥榕要去新疆后,家人都舍不得他去那么远的地方当兵。他却安慰家人:“苦怕什么,去部队不吃苦难道还要享福?”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陈祥榕的“军人梦”源自家风家教。父亲在陈祥榕小学时因病去世后,家里不仅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还留下了债务。姐弟俩依靠亲戚和社会各界的关心资助才完成了学业,陈巧钗考上大学时,还得到了当地妇联“春蕾助学”的资助。陈祥榕母亲因此从小教育姐弟俩“受恩别人一针一线都要登记在册,感恩在心,将来有能力后一定要报恩社会和国家。”

百善孝为先,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陈祥榕母亲回忆,陈祥榕特别孝顺,在得知父亲患了癌症后,才13岁的他彻夜守在父亲身边,给他捶背搓脚缓解病疼。“由于我和他父亲都在外面打工,他们姐弟俩从小跟在奶奶身边。参军后,他经常叫我不要再去干活儿了,说他的工资可以补贴家用。每逢奶奶生日和重大节日,他都会给奶奶寄钱,他第一个月的工资就寄回来孝敬奶奶。他牺牲的事我们至今都瞒着年迈的奶奶……”

当陈祥榕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部队问烈士的母亲有没有什么困难。英雄母亲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想知道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

2月22日上午,福建省妇联、宁德市妇联、屏南县妇联三级妇联看望并慰问了陈祥榕烈士家庭;屏南县为原在外地实习的陈祥榕姐姐在当地妥善安排了工作以便照顾烈士母亲,并为在外打工的烈士母亲在当地提供了工作岗位。

陈祥榕出生于屏南县,这里曾走出了一批批忠肝义胆的闽东儿女,书写过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往事。时光流转,初心不改。陈祥榕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续写着“闽东之光”。

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那幅军装照,手中捧着的,依然是那颗来自家乡的橘子。

来源: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作者: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吴军华 苏建军 袁鹏/李菁雯 马晶

原标题:《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卫国戍边英雄的家风故事值得我们品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