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智利如何从落后小国摇身一变成“准发达国家”?
原创 本星君 读懂本星球
作者▏未 定
出品▏本星君
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南美小国智利被视作是拉美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人均GDP高达一万五千美元。
在发展状况普遍不佳的南美,智利的经济辉煌可谓是非常令人侧目,一时间闻名海外。在众多南美友邦仍然在与贫困做斗争的今天,智利已经从人民衣食无着的过去走出,实现经济腾飞,逐步走向现代化。
智利政府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们掌握了什么样的“财富密码”?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金融区
1.深缚陷阱,脱身无望:南美诸国的历史困境
近现代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欲求发展,必先求和平。战争岁月,人心惶惶,是不能发达起来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世界时,南美洲是一片没有硝烟的乐土。按情理来说,在世界其余国家为战争所累,无心建设的情况下,正是南美诸国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
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即便南美洲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南美,并没有出现拥有世界话语权的发达的现代化大国。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大部分南美国家都沦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发达国家掠夺各国的生产资源,生产产品后又倾销到各个殖民地。在这种情况下,被殖民的国家难以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即使想要发展,又从何谈起呢?
▲殖民时期的智利圣地亚哥地图
天总会亮的,即使没有太阳,也会亮的。
南美独立运动的序幕从18世纪末开始拉开。1791年,海地率先树起反旗,50万黑人奴隶群情激越,奋起反抗,纷纷捐躯赴难。整整九年,海地义军解放全岛。
一时间南美为之震动,北起墨西哥,南至阿根廷,处处举义军,地地起狼烟。
1818年,智利当时的领导人奥希金斯正式宣布智利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智利走出殖民时期,搬开了头上的殖民主义大山。
▲奥希金斯在1818年迈普战役中与何塞·圣马丁会面
南美各国沉浸在独立的喜悦之中,人民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普天同庆。
但随后,包括智利在内的南美各国马上发现,独立之后的日子有所好转,但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智利独立日
天亮了,却没有太阳。
智利以及其他南美各国,依旧深陷于“依附魔咒”的陷阱之中,难以打破,难以走出,难以改变,难以翻身。
所谓的“依附魔咒”,是指西方国家对落后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强力控制的现象,在以往的历史中,落后国家长期被西方国家视作原料来源和倾销市场,难以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而且贫富差距悬殊,从而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
在落后国家内部,独裁政府和买办阶级是这一模式的少数受益者,肥的流油,都吃成了胖子,而被剥削的则是其他千千万万的民众,这些民众既无经济独立之可能,又无人权健全之未来,仅仅是创造利益的“工具”。
那么,二十世纪,谁在迫害智利?
2.迟来的天明
在智利北面的茫茫荒漠之中,存有极为丰富的硝石和铜矿,这是天赐福祉,也是智利的近代的灾难来源。
▲智利东北部的铜矿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近代工业革命之后,浓烟滚滚之下,硝石和铜矿都能被转化成大批的财富,智利与世无争,并没有做过恶事,但却被饿狼垂涎,这自然会为智利带来苦难。
在智利人跟随时代浪潮摆脱西班牙殖民之后,迎来的不是自由和兴盛,而是等待已久的英国人。
截止1890年,智利四分之三的出口贸易都是英国人完成的,本属于智利的财富,大量的被英国人掠夺。当时,英国掌握了智利经济命脉。
▲1895年的圣地亚哥地图
20世纪初,渐渐崛起的美国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智利的经济领域竞争中打败了英国,取代了英国人的地位。
还不等智利为英国人离去欢呼,智利就发现美国人比起英国人更为凶恶。
铜矿、硝石、银矿、基础工业等等领域全被美国掌控,这些行业的关键技术被美国所掌握,智利不得不每年拿出大量的外汇来购买美国的技术和设备。
以1968为例,这一年智利最大的100个企业中,由美资占绝对优势的企业就有40家。不止如此,美国还控制了智利文化和通讯两大领域。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资本能够对智利政府的决策施加有力的影响,并且给智利军方提供经济支持,换取智利军方对美方的支持,双管齐下,牢牢地把握了智利的政治走向。
▲1976年,智利领导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握手
这样的形势下,受益者一是美国等外资势力,二是智利内部的买办和政府等少数人。
智利经济发展的果实被少数人所瓜分,就连德国旅行者都惊奇的感慨道:智利的高级住宅“比起总督的宫殿也毫不逊色,庭院内甚至有网球场、保龄球场”,而智利工人的住宅则是“铁皮制的临时建筑”。
十几个智利家族控制了智利80%的土地和全部的银行,掌握的财富难以想象。同时,27万农民和40万工人即使没日没夜的工作,也不得不在温饱的边缘挣扎。
彼时的智利,不是没有取得经济成果,而是成果被少数人所篡夺了。
时移世易,今天的智利贫富差距并不巨大,政治稳定、经济自由、受教育率高、贫困率低、人民幸福,接近八成的国民可以被列为中产阶级。
资源丰富,出口量足,旅游业也相当发达的智利,被视作拉丁美洲最有竞争力的国家。
▲智利民众与智利国旗
智利究竟是怎么走出“依附魔咒”的呢?
那些帮助智利走出困顿的人已经淹没在智利的历史之中,成为了昨日谈笑中的话头。
只是: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你的功勋会有人诉说。
▲1930年的智利圣地亚哥
1931年,世界经济大萧条,智利铜矿、硝石出口量锐减,财政面临崩溃局面,工人失业,企业破产,人民生活难以为继。
代表了大资本家利益的政府对此无动于衷,因此无所作为。为了维护社会环境,实行高压政策,一时间群情激奋。总统伊瓦涅斯迫于无奈选择辞职,当时的内政部长蒙特罗被选为总统。
蒙特罗实行紧缩计划,但未能缓解经济危机,也没能维持社会稳定。
1931年,智利失业工人已经达到20万之巨。在这种情况下,智利工人政党开始了积极的活动,智利水兵事变,工人联盟随即号召大罢工支援起义水军。同年,智利左派政党召开大会,并设计了自己的红旗。
在这种情况下,智利政府依然难以给出具体的计划和举措改善国内经济。
国内的反政府情绪越发严重,1932年5月,智利国内已经有了三股反政府的力量,分别是:达维拉领导的陆军官兵、格罗伟领导的空军官兵、马特领导的社会主义者。
这三人代表的势力各不相同,但却都呈现了一部分左派的倾向,尤其格罗伟,甚至被视作是共产主义者。
在几方尚在谈判时,圣地亚哥的大街上挤满了要求推翻现政府,建立社会主义的人民。
当年的6月4日晚上七点,格罗伟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二天就公布了新政府内阁人员,还有30个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行动纲领》。
很快,智利新政府就开始了他们的改革。
一项项新的政策通过、执行,并受到群众的欢迎,也同时激起了资产阶级的恐慌。
当时的资产阶级势力非常庞大,在内外部强大的压力下,1932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宣布失败。
但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话:“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种”。红色的火种已经被点燃,就没那么容易熄灭。
1931年一批胸怀爱国热线的学生选择罢课,抗议卡洛斯的独裁统治,这些学生中的领导者,是后来的智利总统阿连德。
在一大批人迷茫于智利的未来时,阿连德从未感到彷徨。1933年,他创立智利社会党,随后又与智共联盟。1970年,阿连德成功当选总统,随即开始改革。
▲智利总统选举中,支持萨尔瓦多·阿连德的人群在圣地亚哥游行
智利的左翼联盟改革非常独特,他的前辈们,都走向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但智共却是通过选举和平上台。他们在遵守宪法和现有的政治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国有化革命和土地改革。
他们将基本资源收归国有,摆脱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和剥削。让政府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拒绝西方势力对本国政治施加影响,并且大力发展教育。这些举措大幅度的沉重打击了西方财阀与买办阶级。
▲参与竞选的阿连德
智利从此砸碎了身上的枷锁,摆脱了买办和外国势力的残酷压迫,能够腾出手来专心自我的发展。
阿连德之前,安纳康达公司和肯耐克特铜这两个公司在智利的总投资不过八亿美元,但从智利汇回总公司的钱高达四十亿美元,这不是抽钱,是抽智利的血。但阿连德掌权之后,就拒绝了此事的发生。
对于智利人民来说,这次,天真的亮了。
3.乘风而起,青云直上
但阿连德的改革有一些问题,智利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阿连德却认为,只要用爱国主义教育民众,让民众和国家共患难,那么经济危机很快就能稳定下来,这种盲目的乐观最终害死了阿连德。
盲目的将企业收归国有,无视经济规律的用行政手段增加工人工资,这一切没能让智利的经济形势(尤其是通货膨胀)有所改善,反而越演越烈。
在智利国内的中右翼势力为了阻止阿连德将汽车收归国有而策划大罢工时,忠于阿连德的工人们正在为此努力加班加点的工作,但阿连德却选择了妥协,这让支持阿连德的工人感到了心寒。
在这一次事件中,阿连德为了维护社会秩序,选择了允许军方参政换取军方协助,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随着经济形势越发严峻,在美国的支持下,来自军方的皮诺切特以武力推翻了阿连德,建立了新政府。
▲1973年智利政变期间,战斗机轰炸了总统府
皮诺切特上台后,智利的经济改革全面铺开,国家开始转向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并着手建立现代工业。
等到八十年代,智利开始实施贸易自由化和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政策。
这些政策,是智利发展的基石,也是先决条件。而让皮诺切特可以心无旁骛的发展经济的原因,则是阿连德对外国势力和本国既得利益者的清理。
最终让智利腾飞的,则是时代大潮,或者说“风口”。
苏东剧变、四小龙崛起,世界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让亚美欧三个大区对原材料的旺盛需求一下子展现出来,各种原材料的价格稳定的上涨。
智利人民发现,那么多改革都是虚的,那么多建设都成效不大,只要挖矿砍树对外出口,发展资源型经济,就能致富。
智利站在时代的风口,开始了青云直上的腾飞。葡萄酒,卖!水果,卖!三文鱼,卖!铜矿,卖!林木,卖!海产,卖!
▲智利红酒
智利每年出口的铜矿占全球的六成,赚得盆满钵满。短短二十年,智利就一跃成为了中产阶级占比接近70%、失业率低达5.9%的南美洲富裕国家。
▲1990年,智利前总统皮诺切特和总统艾尔文会见了美国总统布什
但经济结构严重依赖对外出口,这种结构是最容易出问题,智利的经济和世界贸易死死地绑定了起来,所以才会有人调侃,智利经济好不好,看今年国际铜价就知道了。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夜景
如今,智利的经济陷入困顿,正是因为一心想着卖资源,等到资源不吃香了,世界经济情况发生变化了,就得把吃下去的吐出来。
原标题:《智利如何从落后小国摇身一变成“准发达国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