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陈丹青《局部》新书首发与特集放映
八个月之前,《局部》第三季完结,陈丹青完成了他“文艺复兴湿壁画”这一章的野心和浪漫。
不过,一切尚未结束。最后一集的末尾,他用一阵鼓声喊住了看客离去的脚步,说到:“请诸位别走开”。
紧接着是一段近4分钟的彩蛋,将所有人的目光从西方湿壁画,转身拉回了中国,直面北朝墓室的“壁上乾坤”。
近乎酣畅淋漓,陈丹青细细回顾了他在山西博物院瞻观北朝壁画展时感受到的震撼——
“你看雷公啊,风伯啊,上天入海;珍禽异兽,遍布人间;至于勇猛的弓箭手驰骋狩猎,受惊的战马,当场拉出屎来——多么生猛,灵动, 神采奕奕!要论兴高采烈,要论飞扬跋扈,这群无名的北朝天才,空前绝后、独步世界。”
“想想吧,一千四百多年来,没人看过这批伟大的壁画。……听见吗,我们的北朝师傅齐声叫道:除了拜占庭、意大利、西班牙;除了敦煌、云冈、麦积山,还有我,还有我!”
这便是《局部》特殊的魅力,不用术语、不用理论、不用传统美术史的框架,不需要思考、不需要修养、甚至不需要觉得是美的,陈丹青只是用他独特的“催眠术”般的语言,勾引你如饥似渴地去看那些少有人知、少有人在意的画作。
他不爱讲大道理,只希望带着大家一起去看。正如他说:“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而是直觉,是本能,是骚动,是崭新的感受力,直白地说,其实,是可贵的无知。”
《局部》第三季开机第一天
这一回,他干脆把我们“勾引”进山西出土的北朝墓室里,要将那些尘封千年的墓室壁画公之于众。
由此便有了《线条的盛宴——山西北朝墓室壁画巡礼》。这是陈丹青与《局部》导演谢梦茜及团队,趁山西博物院首次展出四座北朝(公元六世纪)墓室壁画之机,三度前往太原展场并真实进入地下墓室,实地拍摄、精心制作而成的《局部》特集,也堪称一次民族美学的惊喜。
中国墓室画两千多年,目前已知的出土记录,唐朝墓画过于成熟,两汉魏晋墓画过于稚拙。魏晋至隋数百年,画史记载的大批名家真迹,全部亡失。公元四世纪顾恺之卷轴画,公元六世纪杨子华卷轴画,均为公元九世纪左右的宋人摹本。
自1980到2007年,山西陆续出土了四座北朝墓室,才一举填补美术史空白,文物界、美术界得以第一次目击公元六世纪的庞大绘画真迹,其造型与美学,迥异于隋唐宋元,包括敦煌绘画。
这一次,《线条的盛宴》延续《局部》“不绕开问题又不故作高深”的风格,回避艰深的考古学知识,单从“书画同源”的线条美学切入,分析北朝绘画大风格与两汉书简、魏晋书法的内在关系,阐发北朝人之所以迥异敦煌人、唐宋人的原因。
同时,该节目影像反复出现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以及中世纪初叶的墓室壁画,包括部分文艺复兴杰作。在世界性绘画美学的彼此映照中,中国绘画线条美学的流风与神韵,因之凸显。
前不久,《线条的盛宴》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进行了首次线下展映,观过者大呼过瘾,未能前往展映的朋友则几度询问其他观影机会。终于,陈丹青将再次于北京举办《局部》特集线下展映,献上一场真正的“线条的盛宴”。
《局部》为什么值得观看?
这回你终于又能在现场见到“不讲道理”“爱念稿”的陈丹青。不仅如此,《局部》三季讲稿集结而成的系列书目(《局部:陌生的经验》《局部:我的大学》《局部:无名的工匠》),也将在此次线下展映进行首发。
回想2015年,《局部》第一季推出。五年之间,《局部》的足迹从北京走向纽约,再绵延至意大利;《局部》的镜头从少年王希孟切换至憨人梵高,架在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厅,俯瞰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疆域,最终诞生出了整整三季的果实。
在一共44集的节目里,陈丹青近乎以一种绝对赤诚的心态,把他所认为的美的、好的,大家应该看的,或是看了可能会对人生有一点改变的东西,毫无保留,完全呈现。
陈丹青在《局部》第三季中走访意大利
仅以《局部》第三季为例,2017年秋天,陈丹青在佛罗伦萨待足了三个月,走访了意大利各处的教堂,才最终定下“伟大的工匠——意大利文艺复兴湿壁画”这一主题。2018年,为了节目,他开始重新学习文艺复兴的艺术史,每一集的稿子都要十几天才能写好。2019年,局部摄制组艰难地获得了意大利几十所教堂、修道院的拍摄许可,才得以进入内部实景拍摄。整整三年,才有了最终12集精良制作的节目。
陈丹青在佛罗伦萨
史航形容陈丹青,在《局部》里,他讲着自己在乎的事情,又老练又恳切,又激烈又惆怅,仿若一个不能自持的钟摆,在那些好画好景好模样之间荡来荡去。
“拥有陈丹青这样赤诚的传播者,对于我们观众来说,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到今天,《局部》三季的播出点击率已累积有1.5亿,豆瓣评分三季均在9.5分以上。
数据固然只是一个维度,也不甚公允,但真实的节目评论区里,大家也是这样评论:
“反反复复看,连看书都会噙泪。说不清打动我的究竟是什么,那是种非理性的力量,我只好乖乖摊开双手接住它。”
——豆瓣网友@草時
“堪称综艺界清流,看陈丹青不疾不徐地讲千里江山图,讲梵高,哪怕对绘画一知半解,也听得如痴如醉。”
——豆瓣网友@超cute侠
讲艺术的节目和书已经如此之多,《局部》为什么仍然超出许多人预期的好看?
不谦虚地说,《局部》也许称得上是“孤例”。
《局部》第三季拍摄过程
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即便放到世界范围内看,这样大规模地用影像和纪录片形式去讲解古典艺术的文化作品,也可说是屈指可数。
即便与那些著名的BBC艺术节目相比,《局部》不仅可与之比肩,在画面的呈现上,甚至更加细腻、更加丰富,也更加多变。除此之外,《局部》的导演谢梦茜及其团队,也为《局部》提供了一个更加年轻化的视角,动用多种拍摄素材和剪辑手段,不仅带来了更密集的信息量,更深入的感官感知,而且让整个节目更具现代感。
可以说,《局部》就是属于新的时代的艺术作品。
当然,最重要的,因为节目的讲述者是陈丹青,就像他多次强调的,《局部》从来不是艺术课堂,不是传统艺术史的叙述,《局部》里有的,只是陈丹青独有的视角,独特的语言,独特的魅力——只有一盏台灯,重新点亮我们的视觉。
用陈丹青自己的话说,《局部》希望提供的是消遣,而不是上课,把大家“骗”过来,最要紧的是让大家睁开眼睛,自己去观看。
这便是《局部》,并不苛求面面俱到,只想带我们去看一幅幅被遗忘、被忽视,或被标签化的画作,让我们真正体会“看见”一幅喜爱的画作时那种难以言表的惊喜。
《局部》新书首发
有豆瓣的朋友在节目评论区里说,希望《局部》系列能一直拍下去,直到世界末日。
可能我们等不到世界末日,但我们已经等到了《局部》另一种形式的延续和存在。
2020年的冬天,《局部》从屏幕里跃出,陈丹青将三季讲稿结集成书。
视听画面被融进了可触碰的文本,我们得以通过画家的视角来观看艺术作品。
在结集成书过程中,陈丹青对三季讲稿全部进行了精心修订,并补充图说信息近万字及后记,史航、李静、韦羲、青原作序,相比视频节目,书中内容更为完整。
为什么有了节目还需要书呢?
时间证明,在这个流动的世界里,我们仍然需要那些沉沉的书籍,将移动的影像瞬间定格。陈丹青将艺术和艺术家细细掰碎了讲,我们用纸张记录画家的观看和叙述再合适不过。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人类的所有不安,就是回到家里也静不下来。”
我们的读者或许也能从《局部》中找到一份珍贵的安静,哪怕一点点,就足以慰藉我们这个特殊时代的不安。
借着新书与大家见面的机会,我们特别请到了陈丹青到现场来聊聊,如果你有任何想问他的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将有机会在活动现场得到陈丹青的亲自解答。
发布会前还将安排《局部》特集《线条的盛宴——山西北朝墓室壁画巡礼》的放映,目前该节目尚未公开上线,上一次在上海放映时留言区都表示羡慕魔都人,现在你也能一饱眼福啦~
陈丹青曾说自己并不想“唤醒”谁,而是想勾引那些其实想进来的人。
希望我们恰巧勾引到了你们,一起进来看看~
点击图片,即可购票
【活动场次介绍】
��+��
丹青《局部》新书首发+特集北京首映
时间:12.19(周六)14:0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郎园vintage虞社
嘉宾:陈丹青、谢梦茜
��票价:288
(含《线条的盛宴》观影+《局部:伟大的工匠》新书1本)
��票价:349
(含《线条的盛宴》观影+局部系列新书1套:《局部:陌生的经验》《局部:我的大学》《局部:伟大的工匠》)
��
《局部》特集《线条的盛宴》放映
第一场:12.19(周六)19:00-21:30
第二场:12.20(周日)19:00-21:30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郎园vintage虞社
��票价:150
*映后陈丹青老师会做简短交流
【嘉宾介绍】
陈 丹 青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2015年起制作视频节目《局部》至今,三季《局部》的图文书即将全面上市。
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影像杂谈》《回顾展的回顾》等。
【新书介绍】
《局部:陌生的经验》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一季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可到威尼斯画匠卡帕奇奥,从舞女出身的瓦拉东到民国闺秀女画家,从宫廷画师徐扬到战死沙场的巴齐耶……他们多数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作品亦然,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局部:我的大学》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二季的讲稿,围绕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铺展开来。历史不是静止的,美术馆收藏的就是重重叠叠的时间。勃鲁盖尔与李公麟对望眼前的麦田,维米尔堆砌起凝结层的魅力,印象派在百年后将沙龙绘画挤至次席……这些艺术家,大多数没进过大学,古人更不消说——规范永远期待天才的偏离。再完美的规范也无法包容千差万别的真实。“此所以美术馆是我的大学,此所以我至今尚未毕业。”
《局部:伟大的工匠》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三季的讲稿,作者寻访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于墙上的湿壁画。“文艺复兴三杰”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却将“次要作品”与它们的创作者娓娓道来:“大名鼎鼎”的乔托与师傅“牛头”契马布埃,落拓不羁的马萨乔与气息高贵的马索利诺,可敬的乌切洛与可爱的老利皮,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与美第奇-里卡迪宫的戈佐里,以及那些无名的工匠……千百幅湿壁画既是君王与臣民的教科书,又是图像的狂欢。在不用透视法的中古时代,这些工匠显示了绘画的另一种维度,另一种理性,更饱满,更开放,更接近现代性。艺术不是进化链,不要以为越是后来的艺术,越是好。
【影片介绍】
《局部》特集
《线条的盛宴——山西北朝墓室壁画巡礼》
《局部》特集《线条的盛宴——山西北朝墓室壁画巡礼》回避艰深的考古学知识,单从“书画同源”的线条美学切入,分析北朝绘画大风格与两汉书简、魏晋书法的内在关系,阐发北朝人之所以迥异敦煌人、唐宋人的原因。
同时,该节目影像反复出现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以及中世纪初叶的墓室壁画,包括部分文艺复兴杰作。在世界性绘画美学的彼此映照中,中国绘画线条美学的流风与神韵,因之凸显。
陈丹青认为,在世界美术大背景中,中国青年才能真正了解并热爱华夏文明的雄奇与辉煌。
原标题:《陈丹青《局部》新书首发与特集放映丨“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而是直觉,是本能,是骚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